近年來,隨著新農村建設和“宜居村莊”、“生態文明村”建設的全面鋪開,新興縣的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但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問題上仍存在不足:“村容整潔”是重要內容之一。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已成為當前工作中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。 從去年開始,新興縣在全縣推行農村生活垃圾“戶收集、村集中、鎮轉運、縣處理”的模式,引進市場化要素參與農村生活垃圾處理,取得了一定成效。今年6月份,新興視窗編輯部聯合新興縣城鄉建設局等部門組成調研組,深入全縣12個鎮,按“找差距、找問題、找困難”的思路,對新興縣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及存在問題展開摸底調查。 從今天起,本報將推出探尋“垃圾圍村”解決之路系列報道,今日推出首篇,敬請垂注。 據了解,目前新興縣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置方式主要有三種模式,分別是集中處理模式,集中堆放模式和焚燒漚肥處理模式。對于各村而言,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模式都是村內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而定的。 記者連日走訪發現,新興縣村級垃圾收集及保潔工作處于發展不平衡狀態。有些村聘有人員對村道及公共區域進行保潔,垃圾統一清掃到垃圾收集點,然后由鎮或村安排轉運:如簕竹鎮的良洞、石頭沖,六祖鎮的龍山塘,稔村鎮的壩塘,太平鎮的悅塘、社圩等;有些村僅建有垃圾收集點,但未能聘請專人進行公共區域的保潔,垃圾轉運也不及時;有些村雖建有垃圾收集點,公共區域基本未能落實保潔機制,垃圾清運基本采用群眾自行填埋處理。 “村容村貌的維護主要看是否有專人保潔,村保潔工作做到位,村容村貌就不會差。”對于村容村貌的維護,新興縣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提出了這樣的看法。簕竹鎮良洞村集體經濟出資聘請保潔員在人們的印象中,城市都有環衛工人對街道進行清掃、保潔,而廣大農村的環境保潔基本上處于空白狀態。然而,簕竹鎮良洞村實現環境小區式的管理,讓村民過上了城市般的生活。“我們主要依靠村集體經濟來支付保潔員工資及垃圾清運費用,保潔工作到位,垃圾清運及時,我們村的環境變得更干凈了。”簕竹鎮良洞村支書、主任秦木養高興地說。 據了解,良洞村委每年都會拿出10萬元聘請保潔員、保安隊員、花草樹木管理員等強化村莊日常管理,實現了村生活垃圾處理“戶集、村收、鎮運、縣處理”。據秦木養介紹,目前良洞村已建5間垃圾屋、7個垃圾池、3個污水處理池,搬遷村內豬、雞養殖區20處,徹底實現了人畜分離。 如今,良洞村建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機制已有10年之久,村容村貌不斷提升。“我們聘請了2個保潔員,每天對5公里長的村主干道進行清掃。每周一次,并把在村里收集的生活垃圾轉運到鎮垃圾轉運站。”秦木養說。 “我們探索生態文明村的發展模式分三個階段,其中第二階段就是綠化、凈化村莊,改善村中的居住和生活環境。”秦木養介紹,從2004年至2009年,良洞村不斷擴容提質:環境改造,在村內實施“雨污分流”;垃圾處理,在不影響村民日常生活的閑置地建造垃圾屋和垃圾池,由村委會負責清運。 此外,良洞村還先后制定《村規民約》、《衛生管理規定》等規章制度,建立健全門前“三包”和村民共同保護環境、愛護衛生的責任機制和約束機制。 稔村鎮壩塘村鄉賢企業助力建保潔隊伍“2010年之前,垃圾幾乎滿天飛,尤其是學校附近的場地,學生環保意識較薄弱,隨地扔垃圾的現象普遍存在。”提及村內以前的村容村貌,稔村鎮壩塘村支書、主任崔松和連連感嘆,現在的環境有了很大的好轉,村道里極少見到垃圾。 據了解,從2010年開始,壩塘村啟動農村環境衛生保潔工作,積極探索農村垃圾處理模式。截至目前,全村建立垃圾收集點28個,購置手推保潔車8輛,聘用農村保潔員8名,其中6名保潔員負責對村里的主干道進行清掃,2名保潔員負責將垃圾收集點的垃圾運輸到鎮垃圾轉運站。 崔松和告訴記者,壩塘村生活垃圾處理的工作思路是堅持“戶清掃,村集中”的原則,立足本村實際情況,不斷探索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模式。“我們鄉賢企業翔順集團對村容村貌的建設大力支持,目前保潔員的工資均由翔順集團贊助的資金出資,這樣一來,村容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,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。” 據了解,自2010年以來,廣東翔順集團有限公司每年都會給壩塘村捐資約130萬元,主要用于宜居壩塘的建設、溫州保潔、自然村村干部補貼及資助60歲以上的孤寡老人。“每年用于村內垃圾處理、村里環境保潔的大概是12萬元。”崔松和說。 “保潔工作做到位了,人們也就更加自覺了。”崔松和告訴記者,在試行聘請保潔員的同時,村委會也加大環保知識的宣傳力度,如在黨員、村民代表會議上強調各村民小組要自覺做好本小組的保潔工作,以放電影演出或者運動會為契機,向村民宣傳環保知識。 崔松和認為,治理農村垃圾沒有農民的支持與參與,單靠政府號召、政府投入是遠遠不夠的。為此,壩塘村先后制定了《村規民約》和《衛生管理規定》等,責任落實到每家每戶,實行“門前三包”制度;公共衛生地方由專人每天進行打掃,做到日產日清;引導和幫助農民重點解決稻草亂垛、糞土亂堆、污水亂潑、垃圾亂倒等問題,實現村莊環境的整潔衛生。 崔松和認為,相比治理,如何從源頭上減少垃圾顯得更加重要。“這就要求提高村民的環保意識了,能不扔則不扔,能循環利用則用起來。只有這樣,才是真正做到了環保。” 太平鎮悅塘村垃圾治理基金提供資金保障走進太平鎮悅塘村內,記者看到潔凈的水泥路直通至村民家門口,行走于寬敞整潔的村道中,一幅幅生態文明美景讓人傷心悅目。“這是村容村貌變化的最好印證,現在村道變得整潔了,村里居住環境更加宜人。”悅塘村支書、主任伍樹熊告訴記者,村容村貌的轉變得益于成立了環境整治基金會。 悅塘村環境整治基金會設有垃圾治理基金,該基金由鄉賢捐資及村民每人每月收取1元構成,主要用于解決農村生活垃圾保潔費用。據伍樹熊介紹,悅塘村環境整治基金會成立于今年4月,截至目前共籌集資金約3萬元,其中村民籌資約6000元,鄉賢捐資約24000元。大多數村民對于每人每月收取1元垃圾費的做法很支持,熱情很高,村民小組隊長上門收取時,村民們都很自覺、樂意繳交。基金會由威信較高的鄉賢等組成的專門管理小組進行管理,保證了基金會運作的透明化和規范化,真正做到取之于民、用之于民。 伍樹熊告訴記者,除了垃圾治理基金的資金保障外,從今年5月份起,每個村民小組都選出了一個義務保潔員,負責村民小組內的環境保潔工作。“目前來看,12個義務保潔員大多由生產隊長或許村內較有威信的村民等構成,他們主要起到了監督的作用,起碼能提高村民的環保意識。” 據伍樹熊介紹,義務保潔員主要動員村民將垃圾倒進垃圾池,并負責監督公共場所的衛生情況。“現在還是試行階段,結合實際工作量及效果,我們考慮年底給他們發放一些獎勵或補貼。”伍樹熊說。 此外,悅塘村的生活垃圾清運也相當及時。“除了12個義務保潔員,我們還聘請了另一名保潔員,他的職責主要負責清運村里的垃圾到指定的垃圾回收池。”伍樹熊介紹說,村里生活垃圾的清運由專門的保潔員負責,該保潔員工資為2200元/月,由垃圾治理基金出資聘請,約每隔2日清運一次村里的垃圾。 伍樹熊表示,目前悅塘村雖然已經突破了“垃圾圍村”困局,但是垃圾治理問題仍有待加強。為此,悅塘村還制定了《村民衛生公約》,落實衛生保潔責任,充分激發村民的主體意識。 |